ID

给物质的集合以感知很残忍吧

© ID
Powered by LOFTER

李家的山门李家的经

浴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之根。绵绵呵若存,用之不勤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

须菩提家的门就是这个门了


美猴王十分欢喜,道:此间人果是朴实,果有此山此洞

果者,木之子

“果有此山此洞”实乃“李有此山此洞”

不过这段最大的玄机藏在“朴实”里


道恒无名,朴唯小,而天下弗敢臣。

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宾

朴就是道,那朴实(朴的果实)就是道之子

有趣的是朴后面紧接着就是一句“候王若能守之”。


西游记里猴子的称谓总是在变,猴王,美猴王,行者,孙爷爷……这些变化都是有不同指向的。而此处道德经的“侯王”和西游记的"猴王"指代的正好是同一个东西,可谓是无缝衔接。


是的,道德经跟西游记有个共同的习惯,那就是喜欢比喻比喻再比喻,确切地说所有丹道著作都有这个习惯。


道盅……吾不知其谁之子也,象帝之先

朴小但天下弗敢臣的理由就是这个“象帝之先”,道才有这逼格。


既然朴实是道之子,那道之子又是谁?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
道之子就是"一"


此间人果是朴实,这“此间人”表面指樵夫,实则借猴子的口指门里的须菩提。


须菩提就是朴(的)实,就是道之子,就是那个“一”。"一"是什么?


这个解释起来字到不多,但字多字少没区别,反正解释不明白。理解成猴子指代的东西与这个一接触后金丹就有着落了便成。


但这个接触是不能自己敲门的,得由里面的来喊,给你消息才能进。

(美猴王)看够多时,不敢敲门。

童子道:我家师父正才下榻,登台讲道,还未说出缘由就叫我出来开门。说: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,可去接待接待。


为何要这样?人家就是这么规定的,属于必要步骤。实在不行就再抄一下道德经:

(氵幽子)呵鸣呵,中有请吔,其请慎真,其中有信。

是不是要“有请”啊?


这里有个小发现,我们手里的帛书版是1970年左右才被挖出来的,抄写于汉文帝登基之前。因此逃脱了不少误传版本的影响。其实“有请”在后世流传中被传成了“有精”和"有情",照理说明末的人手里不该有"有请"版本的。嗯……


可以跨越时空互相印证实在是有趣的很


既然“有请”了那就要进,怎么个进法?

道德经说啦:“天门启阖,能为雌乎?”

需要有个“雌”才能进去


在场的有猴子,道童,松树,哪个像雌?

评论
热度 ( 5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